返回

朱长夜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5章 朝堂如同菜市场,政策推行难度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朱雄英有些无语,也知道蓝玉是在打趣,便微微笑了笑。

    他继续道:“明日的朝会,爷爷他….可能会商议大明航海之事。”

    蓝玉蹙眉:“航海?殿下,这是为啥?”

    朱雄英想了想,开口道:“为了找到更多适合种植在大明的粮食作物,救黎民苍生,扬大明国威,见识海外番夷发展情况….”

    蓝玉咳嗽一声道:“咳咳,殿下,咱都糙人不懂这些,您就直说,要咱干啥?”

    朱雄英挠挠头:“额,诸位长辈们,可否给予支持?”

    “我师尊他老人家,尝翻阅史料,自洪武初年开始,我国朝屡屡在东海被倭奴滋扰,死伤者不计其数,此不可谓不为国人之痛也.…”

    朱雄英还没说完,蓝玉便打断他道:“殿下,就是要咱支持出海?成了,没问题!”

    “殿下,吃酒吃酒!”

    顿了顿,蓝玉看着朱雄英,淡淡的道:“殿下,伱师尊看的那些史料都是扯淡玩意儿!”

    朱雄英闻言,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蓝玉看在眼里,原本大大咧咧想要说出的话,开始收敛起来。

    他是心想,朱雄英肯定因为“扯淡”等等话语,说着他师尊,所以不喜的吧?

    蓝玉开口道:“殿下,咱大明可不是软柿子,倭奴屁大的地方,敢在东海放肆?您师尊只看到东海有大明子民和将士被杀,那您师尊可知道倭奴死了多少人?”

    朱雄英摇摇头。

    这事儿,他还真不知道。

    蓝玉闷哼一声,开口道:“殿下,死亡人数朝廷没列出来,不过咱特点查过,细算下来,倭夷最少死在明军手下上万余人!”

    “之所以不对外公布,就是为了让国人警惕海上之险要,以达到海禁的目的!”

    “殿下,您师尊….其实吧,倒是有点小瞧咱大明军人了吧?”

    朱雄英抿了抿嘴,脸色羞红一片!

    他犹记得不久前,就些事他还和老爷子咆哮过东海之痛.…

    可他没想到,原来事实是这个样子.…

    果然,

    难怪爷爷有时不听师尊所说的建议,因为师尊,有时候也会出错。

    “这….”

    此刻,朱雄英不知道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蓝玉挥挥手:“殿下,咱知道了,支持出海,成了,咱们吃酒!”

    朱雄英还有一肚子的话想说,现在不得不全憋回去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,众人便开始吃酒。

    朱雄英不胜酒力,也没喝多少,便拱手告辞。

    .

    …….….….….….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清晨,下了一场雨。

    雨后的空气,格外的清腥。

    大明宫的燕角檐下,不断有雨水落下。

    彼时的奉天殿上,文武百官左右站定,奉天殿的气氛有些凝固。

    朱元璋漫不经心的睥睨着朝堂上的众人,默不作声的等着人开口上奏。

    不多时。

    户部侍郎傅友文抱着芴板出列,朗声道:“启奏陛下,夫先秦伊始自宋元开来,国朝无不对海外探索。”

    “国朝今发展二十又四年有余,国力稳健上升,吾辈当继先辈宏愿伟志,宜于海外探索求进。”

    “臣斗胆上疏,祈求陛下督公下令建造海船,以出海扬我华夏之国威,敛海外之作物。”

    “古来云者,夫千乘之国者,避则衰,拓则兴,臣户部侍郎冒死荐疏!”

    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,刚准备开口,便有人抱着芴板急急出列。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窃以为,此事万万不可!”

    出列的事兵科给事中,陈泽中。

    “吾国朝物华天宝,何须青睐区区蛮夷之地?”

    陈给事说完,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朗也急急出列。

    “臣附议,蛮荒之地,何须探索?此举乃劳民伤财之举,于国无益,臣祈求皇上罢黜户部侍郎傅友文!此乃妖言惑众之举!”

    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说完,殿阁学士也紧接着出列。

    “傅友文乃户部侍郎,目光如此短浅,德不配位,扰乱国纲,臣亦祈求陛下罢黜傅友文!”

    “国之大,好战必亡,吾朝内圣外王,岂能刀兵威慑于藩国,大国当有大国的威仪和礼节。”

    “….….”

    一堆大臣,皆是持反对意见走出来谏言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到这里,饶是他都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。

    他就知道,他就知道!

    开海只要议了起来,一定会给朝廷掀起一阵重磅水花。

    此刻,傅友文也是来了脾气:“尔等目光短浅,却不自知,汝等闭目造车,吾大明之亡,也是亡于汝等短浅之人!”

    “放屁!”

    “胡扯!”

    “傅友文,汝安敢如此口无遮拦?你食君之禄,却不想着为君分忧,如言

第115章 朝堂如同菜市场,政策推行难度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